全國政協委員、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今年計劃提交5份提案,主題圍繞“三農”問題、民營經濟、脫貧攻堅和鄉村建設等。劉永好表示,自己非常關注如何加快推動高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結合,以促進傳統企業高質量發展,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而對於當前農村的年輕人流失現象嚴重,農村缺乏新生力量的情況,他提出了引導年輕人到農村創業的想法和建議。
“傳統產業必須走新質生產力的道路,必須創新變革,否則就會落後。”劉永好表示,建議要加快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生態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首要任務。擴大國內需求,提振消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他特別談到,建議進一步拓展消費補貼的範圍,特別是針對小微企業以及農業企業生產的和家庭必需品,這一類剛性需求且重複消費的商品。
在過去的一年裏,劉永好在關注農牧業發展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難點和問題。他表示,在過去兩年與涉農企業、農民朋友的交流過程中,發現豬的種源怎樣解決、本土豬的培育、農民增收以及如何應對豬周期波動等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劉永好表示,新希望承擔了豬周期預測相關的課題,用以減輕豬周期對行業的影響。此外通過科研解決農民增收問題,解決規模集中後“公司+農戶”良性發展的問題,“這是社會責任的擔當,我覺得這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在育種領域,劉永好表示,豬的育種不僅局部實現和國際水準對標,還需在發展和培育更高品質的川香豬、藏香豬等本土豬種上做布局。在這次兩會期間,他也會從完善育種體係、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強種業市場監管等方麵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思路。
鄉村全麵振興的關鍵在於人才,然而,當前年輕人流失現象嚴重,農村缺乏新生力量。劉永好就此還對引導年輕人到農村創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方向。他提出,針對當前農業院校畢業生隻有很小比例去了農村或從事農業相關創業、工作的現狀,他表示可以對到農村創業的年輕人給予一些補貼,比如大學畢業去農村創業,每年給1萬元補貼,以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農業。